一句话经典语录

在意和“在意”之间

| 点击:

【www.gdhonghuitai.com--一句话经典语录】

突然之间,就想起了不知是谁说出的一句话:真的没有多少人在意你。

但我也的的确确被人在意过的呀。

母亲没有文化,从不知道哪天是阳历的几月几号,但她在世的时候,却对哪天是星期六星期日记得很准。因为,我这个在县城上班的儿子,星期天回去得最多。我每次外出和生病的时候,看到的母亲总会用最原始的方式,跪到神灵牌位前上香,祈求苍天保佑我出行平安疾病早愈。我头上的白头发是父亲最先看到的,他在村里,最爱听的就是外面的乡亲给他说起和我有关的事情。

晚上酒喝多了,爱人烧了一壶开水,还放了一个水杯,半夜醒来爱人也醒了,怕我头晕下床摔倒,扶着我上厕所。天明后告诉我一夜没有睡好,老记着我的呼噜声,停了她就靠近我的脸听听呼吸是否匀常,或把盖住头的被子撩开。我在外面碰到了不开心的事儿,回到家不说话,爱人都能从我的脸上看出来。我做了不该做的事儿,能够对我直言的还是爱人。

我有一位高中同学,上学时家里都困难,他比我略好些,每次从家里拿了白面,到学校换成饭票后,又从我手里换过几张粗粮票。从学校毕业后都在县城工作,可来往的频率却不高。他偏重理科又爱运动,与我正好相反。但每次见面,都能说出我这段时间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他经过我那扇朝街的办公室的窗户,要是几天没有打开,他就会到我家里来,看是不是有啥事情。我父母去世,没有来得及告诉他,他就赶过来了。我在外面有了憋屈事,也爱找他倾诉。

我心里面明白,这样的在意,可都是源自生死与共的亲情和真挚的友情啊!

自然,在公众场合,在与人交往和相处时,能够在意他人的感受,是一种文明的表现。但这种在意是一种礼仪,一种修养,是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但在很多时候,不少人感觉有人在意并期望得到他人的在意。

比如,公众人物,自觉并看似有很多人在意,其实,那不是对你这个人在意,甚至说那不是在意,而是关注。即使关注,关注的是你的权位和罩在你头上的光环。外在的东西一去,便难以再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有的人因丑闻败露,间或可以制造绯闻而让人关注;有的人靠特立独行标新立异,去千方百计吸引世人的眼球;有的人靠善行的施予,不经意间被善良的人们关注;当然高官落马自然成了大快人心的事情。但是,这些时候,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你做出不应该发生或在他人身上没有发生的事情。追星,也有追到偶像在意的程度,但那是因对你的演技追捧,附带形成的爱屋及乌,明星永远是演艺的客体,永远逃不出你方唱罢我登台、人老色衰时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结局。

当然,更多的时候,还真的没有多少人在意你。不被更多的人在意才是人生的常态。

我有一个当老板的朋友,他说从不敢在快餐店里吃饭,怕人笑话。其实这都是自我感受,在自己抬高自己。我给市长当过秘书。因为这个经历,在以后总觉得会被人在意。平常,有益的是对自身行为约束,但更多的是在饭店吃饭,爱和见到的曾经交往过的场面上人敬酒,觉得不去人家会见怪,结果常常是自己酒醉而回,躺在床上肚里翻江倒海,爱人端来一大杯热茶水时,边扶我坐起来边自言自语:谁让你喝这么多,就没人劝劝……

听说到北京跑项目,地级市的市委书记都得给部里的小办事员点头哈腰。假如没有发达的媒体,即使国家总理一个人去到一个城市,都会没有人理的,去到乡村,顶多让街头晒太阳的老人指点,说句这是一个陌生人。

我在这样想——在意,是长久地对于你生命个体的关注;关注,是对生命个体的外在表现的留意。在意你一定是关注你,而关注你不一定在意你。关注中的在意具有时效性,取决于你外在表现及影响的持续长度。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对生命个体的在意和关注,它的持久源于亲情。对公众人物或所谓“名人”的关注和在意,源自对其外在表现的畏惧、欣赏或猎奇。有人真正在意你是幸福的,有人关注你是荣幸抑或是不幸的。

我还想起了一位哲人说过的话:“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心路,只是世事烦乱让他迷乱而无法找到这条路。迷乱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分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由此产生关注与在意之间的错位。”

其实,真的没有多少人在意你。也难以有更多的人真正在意你,除非你成了社会群体的精神领袖。正因为此,淡漠生命个体之外关注你的人,遵循人伦天道,找到自己的快乐,走好属于自己的心路。更重要的是,珍惜真正在意你的人,把对你的关注变成更多的安宁和快乐。

本文来源:http://www.gdhonghuitai.com/content-100-957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