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

乡愁文化灿烂盛开

| 点击:

【www.gdhonghuitai.com--散文诗】

周末,去清河县坝营镇参观农耕文化展览馆。

一路花红柳绿,清风抚送。农耕文化展览馆是清河县坝营镇原来的镇政府所在地,后来由于乡镇合并,镇政府搬迁,此地就被一些有识之士的退休老人充分利用起来,创办成了纯公益性质的农耕文化展览馆。此馆是由郑成明带头发起,很多热心的退休人士积极参与进来,很快就形成了一支由60多人组成的大团队,被美誉为“乡贤大队”。功夫不负有心人,农耕文化展览馆于2015年7月开始筹办,在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不懈努力下,于2015年11月份开馆。

进入大院,红旗飘扬。红旗后面的一面红色照门墙古朴而又端庄。上面有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巍然耸立,赫然醒目。红墙的上端是一张长方形的大牌子,上面写着“习近平指示: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红墙两侧的大牌子上分别写着“留住根脉,记住乡愁。”这样一幅古今结合,新旧辉映,意义深远的画面映入眼帘,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郑成明和他的乡贤团队热情地带领我们去参观农耕文化展览馆。有作坊馆、纺织馆、耕作馆、炊具馆、婚俗馆等十三个展览馆,分门别类地展出不同类型的农耕器具三千余件。这些器具大部分是从本县“抢救性”地收集来的,也有一些是捐赠的,每件器具上都贴有标签备注。乡贤团队为我们详尽地介绍着各种农耕物品的名称、年代、来历、功能等,他们热情洋溢,深情满怀,对每一件物品都充满了欣喜和热爱。“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这些陈旧简单的农耕器具记载着历史的沧桑,凝聚着先辈们生产生活的艰辛,让我们看到了先辈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抚今追昔,感慨良多。

农耕文化展览馆重在文化两个字。它不仅仅是单纯的农耕物品器具的展示,而是在其中加入了众多文化元素,器具和文化融合在一起,就有了不同的韵味。浓厚的文化底蕴给农耕物品增添了一份厚重感和历史感。每个展览馆的门口都有一幅由乡贤队员自己创作的对联,如纺织馆门口的对联是“常吟慈母手中线,更惜爱儿身上衣”,在两面诗词墙的对联是“披星戴月躬耕力作先祖何其苦,住楼驾车美食靓衣我辈能不惜”,“延续几千年农耕方式如今改变,滋养无数辈乡土文化与时传承”等。在作坊馆的门口,郑成明县长还在跟丁肃清教授认真地探讨着自己写的对联“身置展馆现实与历史对话,日接旧物吾辈同先祖交流”……

在墙壁上到处都是有关农耕文化的诗词,古今中外,气韵悠远。每首诗词还配以相应年代的人物和景物的图画,很有穿越历史的感觉。这些诗词和图画的搜集都是由乡贤团队自己完成的,这里面凝聚着他们无数的心血和汗水。这些诗词史料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臧克家的《老黄牛》: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又如白居易的《农家望晴》: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等等等等,如此诗词,不胜枚举。

更有特色的是,展览馆里的物品上面还张贴有一张白纸,上面是几行手写的工工整整的黑体字,内容是谜语,如“远看像座庙,近看像顶轿。脚蹬莲花板,手打莲花络。”打一纺织工具。等等。这些谜语也是由乡贤们自己编写的。有了谜语的烘托,就更增加了物品的神秘感,同时也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大家兴味十足地猜着谜语,满怀珍惜地看着器具,纷纷称赞,感慨万千。

很值得一提的是,农耕文化展览馆的创建者乡贤团队是由一群退休老人组成的,他们都已年近古稀,在本该安享晚年的岁月,他们却不辞辛苦,不遗余力地创办这样一项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为父老乡亲做事,努力建设尽心守护共同的家园。真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惠及后人,不求名利。

“图啥?啥也不图!尽自己所能把我们好的东西留下来,让本土文化得以延续,让更多的人,让我们子孙后代都能看到历史发展的印迹,从农耕文化中忆苦思甜,追寻根脉,从而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留住我们的根,保护好我们的家园,留住一脉相承的本土文化。”郑成明目光深邃而悠远,发自内心地深情地缓缓地说着,像是在回答我们,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农耕文化展览馆自开馆以来,受到众多人士的赞赏和好评,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引得四面八方游客纷纷前来观瞻。受益最深的要数孩子们了。自开馆以来,已有数批学生们到此参观游览。学生们都表示受益匪浅,从活动中看到了改革开放后社会的飞速发展,增加了对过往社会历史的感知和了解,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怀,从先辈艰辛的生活中体悟到了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孩子们在此追寻根脉,传承乡土文化,立志创建美好未来。

追寻农耕记忆,传承文化根脉。从农耕文化展览馆中,我们看到了一种胸怀,一种大爱,一种无私,一种奉献,一份传承,一份寄托。农耕展览惠泽四方,根脉文化照耀千秋。农耕文化展览馆,让乡土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本文来源:http://www.gdhonghuitai.com/content-91-1343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