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人的话

企业激励实例精选5篇

| 点击:

【www.gdhonghuitai.com--激励人的话】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激励实例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激励实例篇1

  武汉一冶建安公司于9月24日至9月28日组织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考察活动,考察的公司是山东建设集团、北京城建集团三家。调查组成员由一冶建安公司董事长龙惠均、工会主席张侠明、企业企划部、人事部、党委工作部、部分经济实体主要负责人组成,邀请一冶建设公司劳动部熊婉君副部长、吕桂云科长一起前往。通过实地调查,我们认为这两家企业有共同点。一、经营层和员工对国有企业改革达成共识二、产权清晰,责任权清晰三、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四、建立规范法人管理结构五、建立和谐外部环境六、掌握竞争力强的劳务分包方。谈山东建设集团的基本情况和改革的具体做法

  一、抓住初次改革机遇,落实项目法施工,实现企业经营机制转型和施工管理体制彻底改革,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山东建设工程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到1990年企业陷入难以继续的赤字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发展,没有上级部门的指示和安排,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在省内率先推进了项目法的施工改革,一举成功了。从1991年开始企业发展一年一个新阶段,一年一个大步,不仅扭转了企业陷入赤字边缘的被动局面,经济效益也逐年大幅增加。例如,施工产值在1990年仅达到2600万元以上,到2001年达到12亿元,增加了462倍的利润在1990年达到84万元,到2001年达到6255万元的竣工工程质量在1990年达到25%,2001年达到81.88%并进行了雇佣、人事和分配制度等三项制度改革,每月对二级机构进行跟踪评价,建立了企业监督检查、审计评价体系,确保了企业稳步发展,为后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第二次改革机遇,在实行集团化经营的同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微观经济,涉及到企业内外机制的各个方面,主要是建立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

  1、建立健全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山东建工集团根据国家规定,对企业资产、债权债务由国资局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资产评估、产权定义,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有量,进行国有资产登记,确定企业法人财产权。明确了企业资产、企业资本的所有权结构。

  2.建立健全的法人管理结构。山东建筑工程集团在建立有限责任改革过程中,始终把建立新领导体制放在重要地位。依法建立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领导管理体制。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审计机构和执行层相互分离,相互平衡,责任权明确,各部门职务,依法行使职权。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山东建筑工程集团根据相关规定,建立了完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成本预测、计划、会计,企业资金管理(包括资金使用、回收、清算不足)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确保企业利益稳步增长。

  从1994年完成改革到2001年7年,山东建设集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施工产值累计完成41亿元,实现利润2.1亿元

  这两个指标的完成是改革前10年完成总和的约20倍。山东建设集团发展如此之快,是由于项目法施工和企业股份制改造。

  三、抓住第三次改革机遇,进行企业内部股份制改造,建立母婴公司投资主体

  山东建筑工程集团在企业制度上进行了再创新,实施了国家退民进入企业的改造。具体做法如下:

  调整国有股权结构,进一步理顺国有股与企业的关系。主要是48%的国有股,变化28.88%,国有股实际上是19.12%。国有股所得分红,主要用于对企业经营者的奖励。

  他们把国有股变成退出的股票,全部转让给企业经营者、经营者集团和技术业务的中坚。调整后的所有权结构,经营者持有120万元,经营者集团每人持有48~96万元。中层领导人每人持股8~24万元。加大了企业中坚的经营风险,进一步规范了企业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四、进行企业战略调整,实施企业战略管理。

  1.切实做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一是企业管理组织架构的调整,坚持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原则,建立适应市场环境的管理机制,强调管理机构精致高效,减少管理水平,减少争吵,明确岗位责任目标,解决多头管理问题。从总部到子公司摆脱传统的直线功能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矩阵管理模式,强调业务系统化管理。集团总公司机关共77人,市场经营管理部、企业战略管理部、工程项目管理部、财务融资管理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办公室等部门管理,保留党组系统。实施部室制改革,不仅是为了简化一些机构,减少一些冗馀人员,而是强调精致、高效、减少机构,不减少能,不减少功能,减少工作效率,不减少职场责任。每个人都有工作,每个人都能工作,有工作,有责任。

  二是生产组织结构的调整,在坚持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子公司的运营,强调解决机制不活跃、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发展缓慢、施工任务少、产值效益差、没有大发展前途的子公司支持发展迅速的中坚子公司,确立优胜劣汰机制,提高总公司经营管理的集中度。

  三是劳务分包的调整,在过去很多劳务分包公司中,经过严格的审查筛选确定了69家具有一定实力的劳务分包公司。每年评价劳务承包公司,淘汰后5名,同时引进5家新劳务承包公司,优胜劣汰保证劳务承包公司素质。

  2、实施企业五大创新,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是企业制度的创新。二级公司建立经营者决策失误、损失责任追究制度,提高经营决策者在进行重大事项决策时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

  二是企业管理创新。关键是搞好项目管理,加强项目经理部建设。其次,加强企业基础管理,明确职能划分,强调职场责任,高效服务,战略管理。

  三是经营方式的革新。首先,经营者、经营者组和经营系统的人必须认真学习WTO的基本规则和原则。特别要学会和运用菲迪克条款。其次,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完善投标网络,实行网上信息发布,建立投标书评价、分析和统一审查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中标率。三是经营方式加快向集约型转变。正确处理产值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规模大模大、预付款多、费用低的工程是否接受。

  四是科技人才的创新。科技创新的重点是通过信息化推进产业化升级,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力度。投资2000万元建设工业园区研发中心,引进5名博士生,建立新建材科研基地。加大微机开发利用,全面实施大型新工程微机管理和施工现场远程监视。人才创新的重点是加快适应入世环境,培养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山东建设集团现有博士生5人,硕士研究生20多人,大本以上学历管理者600人。

  第五,企业文化创新。创建企业品牌,树立企业形象,着力建设企业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逐渐向企业文化管理转移。由于领导集团能够审查时势,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企业改革方针政策,积极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抓住机会,不断深化企业改革。

  1、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提高认识,改变观念。

  我们建筑行业属于竞争性行业,是最早进入市场的行业之一。企业的经营机制、组织架构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环节。我公司也实行了改革,但改革的步伐不大,还留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痕迹。内部经营机制不活跃、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管理不完善等不符合企业改革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情况还是相当严重的。企业粗放经营富馀,集约经营不足,产权关系不明确,企业发展后力不足等问题也很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企业整体优势,阻碍企业发展。为此,公司领导层要深入学习党的一系列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深入探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建筑市场前景,认清建筑行业形势,理清企业发展思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领导班子的思想观念应由规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领导班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是企业改革的首要条件。

  2.必须建立规范的法人管理结构。

  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公司法人管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责任,形成各自负责、协调运营、有效平衡的公司法人管理结构。山东建筑工程集团改革的成功经验证明,在股份制改造中,经营者持有大股、管理业务骨干,不仅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样性、股份结构的多样性,也是建立有效平衡法人管理结构的基本前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者代表不同的所有者利益,形成相互约束、有效平衡的法人管理结构,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

  3.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机制。

  实践证明,经营者持有大股、技术业务中坚股明显优于每个人持有股。特别是经营者持有大股是确保股份制改造成功的重要保证,只有经营者持有大股才能形成强大的风险机制,才能充分发挥经营者的创造力。经营者出资越多,思想压力越大,压力越大,工作动力越大,工作积极性和主观动力就越高,其智慧和潜力就越充分发挥。技术业务中坚持股票,促进他们关心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凝聚力。经营者拥有大股、技术业务中坚股,将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命运密切相关,形成了以资产为中心的有效激励制约机制。

  4、要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加强企业凝聚力。

  5、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领导是加快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总而言之,党的十五届四中和五中全会,为国企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进一步释放思想,抓住机遇,改变观念,勇于改革,敢于闯入、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制度,就能开拓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企业激励实例篇2

  摘要:激励机制是关系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就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一、引言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运转经营,离不开员工的能力、态度、素质等重要因素,而要使这些重要因素向着正确合理的方向去发展,就要解决好人力资源问题。激励作为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强化激励手段,建立起多层次、多方位的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以及提高员工绩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的现状分析

  一管理意识落后

  部分国有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管理思想落后,没有把人才当作一种资本来看,没有意识到激励机制的作用,因此不能够挖掘人的潜力。还有一部分企业,只说不做,口头上重视人才,实际上还是延续以往的方式,导致员工很难有高的积极性。

  二激励方式缺乏科学性

  许多国有企业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要进行分析,“一刀切”地对所有的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没有认识到激励的基础是需要,结果适得其反。同样的激励手段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要。按照需要层次理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需要,所以,企业对不同的人必须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也应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

  三盲目、过度激励

  部分企业在制定激励措施时往往依葫芦画瓢。合理地借鉴是必须的,但很多企业只是照搬。激励的有效性在于需要,只有立足本企业员工的需要,激励才会有积极意义。

  四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

  很多企业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往往片面地考虑正面的奖励措施,而轻视约束措施和惩罚措施。有的企业即便制定了约束和惩罚措施,往往没有执行,流于形式。在奖励方面,一刀切采取重赏,根本起不到表彰先进鞭打后进的作用,结果导致整体责任意识下降。

  三、改善国企员工的激励政策

  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目前国有企业必须打破内部的僵化稳定状态,通过内部职位的模拟市场化竞争,将自由竞争市场上企业感受到的压力传输给企业员工,激发员其工作热情。为此,我国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内部竞争机制,通过职位分析与描述定岗定员,根据考核调整员工的岗位和职责,尽可能取消“干部任命制”,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以便为有能力的人提供良好的就职和发展机会。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动态转换、职位投标、星级评定等灵活的竞争机制,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向完全市场化的淘汰机制转变。对员工实施必要的压力,使他们更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提高工作积极性。

  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工作关系和工作环境是提高我国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为此,我国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系统化的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如借助于组织结构设置、岗位分工、流程设计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制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避免管理过程中的主观性。例如,在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应当与直线制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实现对员工的科学化、人性化管理。

  三优化薪酬体系

  薪酬不仅是生活的保障,而且也是受人尊重以及个人成就的象征。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借鉴西方企业的经验,根据自身所在行业的市场水平,以及企业在市场上的战略定位,确定企业的总体薪酬水平。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职责确定其各自的工资水平,根据其工作的绩效确定其奖金水平,并对工资和奖金进行年度评估,根据员工职责的变化、岗位能力的提高和绩效水平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对员工进行正向激励。

  四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随着国内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企业知识型员工者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关注程度迅速提高,这就要求企业为企业员工的学习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为此,国有企业可以考虑将员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或选送进修作为员工激励机制的一部分,给予业绩突出的员工或者知识型员工特别的关注,从而激励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在帮助员工发展方面,职业生涯设计是企业开发潜在人才、留住优秀人才的有效手段,特别是避免关键岗位人才流失对企业战略实施的负面影响。

  五营造健康的企业文化环境

  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的宗旨和目标,并具体反映在企业对外部机构的态度以及内部的工作气氛上。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即企业文化是有个性的。中国企业受传统思想影响根深蒂固,员工比较注重人际关系,乐于接受柔性的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容易抵制刚性的和不近人情的控制方法。所以,激励机制要想发挥作用,必须得到文化的认同。

  四、结束语

  激励机制是国有企业员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影响工作效率与组织目标的实现,也是关系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人员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存在缺乏长效性、科学性、公平性、差别等诸多问题。对此,本文就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提出了建议,要以员工需求为出发点,以绩效考评为依据,对于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时间,面临不同的环境,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多层次、差别化的激励措施,并强调多种激励方法的综合灵活运用,以实现激励效力的最大化。

企业激励实例篇3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吸引优秀的人才进入企业为我所用,同时必须对进入企业的人才实施科学合理的激励才能实现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双赢。

  一、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激励机制执行力度不够

  首先,企业管理层尤其是中低层的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够,没有真正树立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观念,这也从一个层面反应出企业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够重视,中低层的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很多管理人员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在员工出勤、奖励、工资分配等方面加以限制和管理,而在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认识不到位,工作不扎实,配套的培训、激励措施不及时,绩效考核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1.2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企业目前在绩效考核上重视不够,绩效考核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将绩效考核的相关规定落在实处,切实发挥绩效考核在员工激励机制中的基础作用。在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上存在问题。企业没有将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奖金分配、薪酬调整、职位晋升、岗位调动”等的重要参考,使员工对绩效考核缺乏信任感,从而也不能发挥绩效考核的重要激励作用,影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

  1.3薪酬激励水平不高,激励形式过于单一

  激励形式过于单一也是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从激励的形式和方式来看,员工激励一般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企业在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要有适合本企业自身情况和员工需求的激励方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层次是从低到高发展的,但低层次的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等)得到满足时人们就会追求高层次(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的需要。换句话说,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以精神激励为主。

  1.4不重视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激励是精神激励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人文环境和对员工成长的关怀与重视。在现代社会中企业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个社会组织。企业与员工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经济利益关系,还存在情感归属的的社会关系。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  

      二、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相关问题对策分析

  2.1提高激励机制执行力度

  针对企业中低层的管理对现有激励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关键是要加强中低层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使其尽快树立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意识。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责机制,促使员工激励机制的有关措施全面落实执行,执行不力的有关责任人要进行企业内部问责处理。再次,对企业员工激励制度要加强宣传教育,使企业职工准确了解企业的激励制度。最后,对现有管理队伍进行全面的考察评估,对明显不胜任不称职的人员进行职位调整。

  2.2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制度

  要将绩效考核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加以运用,绩效考核是达成激励目标的驱动器,它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员工快速成长。在绩效考核中要以员工的客观业绩为基础,坚持差异化原则,严格遵照绩效考核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强调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其次,以绩效为中心,建立有效的业绩指导、业绩评价和业绩辅导改进体系。最后,针对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实施效果应当定期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形成完整的激励机制效果反馈机制,吸取员工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改进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2.3进行薪酬制度改革,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

  通过在公司内部建立科学的薪酬分配制度,彻底打破平均主义及个人资历、身份等传统的分配机制,完全按照职位、能力、业绩贡献获取报酬,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并让其树立“工资不是靠公司给,也不是靠领导给,而是靠自己挣”的分配观念,使公司形成与市场接轨的内外公平的价值分配体系。包括:1.建立竞争的用工机制。2.建立市场化的薪酬体系。3.优化薪酬结构。

  2.4增强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和灵魂,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凝聚在一起,使每个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同时也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形象包装和塑造的重要举措。企业文化的基础是员工们共同的价值观,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无法作出决策或难于在决策上达成一致:而在具有强大公司文化的公司中,员工无须被告之如何去做,他们自己便能自觉去行动。

企业激励实例篇4

  企业老总们都想通过自己的激励措施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来为他们工作,但实际的激励效果却不那么明显。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像在于,管理者们往往单凭经验或感觉行事,常常步入无效激励的胡同。主要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士气低落才激励。很多管理者都认为激励是常规性的工作,无须花太多的精力。其结果呢,至到公司内部人员频繁跳槽,才认识到激励的重要性,但已为时过晚。激励应保持连贯性,才能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留住人才。

  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失偏重,形式单一。现实中,一些企业老板并不总是考虑员工的内心需要,即马斯洛的高级需要。在激励时不分层次,不分形象,不分时期,都给予物质激励,形式单一,造成激励的边际效应逐年递减。造成企业费事费财,激励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认在激励时必须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进行有机的结合,必须在形式上多样化,这样才能保证实现激励效应的最大化。在激励前,一定要搞清楚员工最需要什么,而且想方设法满足他,并且形式灵活,才能有利于激励效果。

  3、轮流坐庄搞平衡,挫伤了先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激励过程中往往难以做到拿真正标准来衡量,评先评优轮流坐庄,今年你当,明年我当,年年如此,年年走过场,先进不再带头,后进保持着落后,激励成为可有可无的工具。

  4、缺乏考核依据。激励成为无源之水一些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工作标准,难以对员工进行合理的业绩考核。企业效益好时,领导一拍脑袋,就发奖金,多少研究一下就敲定。大多的企业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当官”的多拿一些,员工少拿一些。奖金成了“大锅饭”,发了白发。激励下属应当有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对工作业绩的考核。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激励机制,要让员工明确工作目标,并且清楚实现目标后能得到什么回报,这才能调动大家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很多企业都存在,特别是中小企业,企业人少规模小,管理方面老板一竿子插到底,等发现问题时候再去补牢,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损失。除了对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企业咨询中还发现,有就是许多企业中存在激励的误区,主要是管理的观念落后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重视度不够。有的企业,尤其是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对人才根本不重视,认为有无激励一个样。这些企业就需要革新自己的陈旧观点,把人才当作一种资本来看,挖掘人的潜力,重视激励,否则,必然会遭淘汰。还有的企业,口头上重视人才,行动上却还是以往的一套。这些企业管理思想落后,在这些企业里的员工很难有高的积极性。

  2、部分企业中存在盲目激励现象。不少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有激励措施,自己便“依葫芦画瓢”,合理的借鉴是必须的,但很多企业只是照搬,难免出现盲目激励情况。激励的有效性在于需要,只有立足本企业员工的需要,激励才会有积极意义。所以,要消除盲目激励的现象,必须对员工需要做科学的调查分析,针对这些需要来制定本企业的激励措施。

  3、激励措施的无差别化。

  许多企业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要进行分析,“一刀切”地对所有的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这也没有认识到激励的基础是需要。同样的激励手段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要。

  另外,企业要注重对核心员工的激励。在企业中,核心技术人员、高级管理者、营销骨干等都属于核心员工,他们有着高于一般员工的能力。加强对他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对核心员工的激励更要使用长期激励的手段,如股票期权、目标激励。

  4、激励就是奖励。这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激励的根本作用就是激起员工的工作状态,使其有更高的积极性。企业的一项奖励措施往往会使员工产生各种行为方式,其中的部分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因此,必要的束缚措施和惩罚措施就很必要。但是,使用惩罚措施时要注意,惩罚力度不能过大。多用奖励,辅以惩罚。

  5、激励过程中缺乏沟通。企业往往重视命令的传达,而不注重反馈的过程。这样对激励是很没有好处的。缺乏必要的沟通,员工就好像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不会有高积极性的。所以在激励过程中,首先要对员工所做成绩进行肯定。所有的员工都希望能得到公司的赏识,但结果却往往令他们失望。很多员工总是抱怨,领导只有在自己出错的时候才会注意他们的存在。管理者注意对员工的正面反馈是很重要的。告诉员工企业感谢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对员工进行肯定,拉近与员工的距离,这才是对员工的极大激励。其次是透明化管理,让下属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了解公司的现实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创造一种透明的环境,为员工提供相应的信息,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6、重激励轻约束。在中国的企业界,有这么一个奇怪现象,国有企业不重激励重约束,留不住人才;民营企业重激励不重约束,也留不住人才。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仍然是体制问题,国有企业不珍惜人才所以只靠约束留人,民营企业实力不够怕把人才约束走了。所以,这只是企业对激励的重视还是不够,没有制度约束的激励行为,很难取得较大的成功。激励正确的事、约束错误的行为才是正确的激励之道。

  7、过度激励。有人认为激励的强度越大约好。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凡事物极必反,激励也是这样。过度的激励就会给员工过度的压力,当这个压力超过员工承受力的时候,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只有适当的激励,才会有积极的意义,只有科学的激励设计,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激励的作用。

企业激励实例篇5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比较普遍。

  一是产业结构水平低。我镇企业大多集中化在加工制造业这种传统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品大多停留在简易制做的层面。相当数量的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低。二是重复建设,重复投入。由于我国消费品市场和资金市场的不成熟,很容易形成短时间内的消费热点,短期利润促使大量资金迅速涌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缺乏宏观的经济引导,随之产能的扩大,需求趋于饱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开展低层次的竞争。三是产业关联度低。纵向合作,即相关企业之间没有建立合作关系,没有统一的技术和质量标准的横向合作,即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之间没有明确的市场分工,没有在信息、人员训练等方面共享社会资源。例如,我镇一定数量的砖厂存在制造水平低、重复建设、相关度低等问题。

  究其原因,一是多数企业主要集中在生产基础产品的产业上,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资金、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产业进入壁垒低,生产经营以低质量跑步为主,在消费短期热点中,持续项目形成行业恶性竞争。第二,从产品价值链的角度来看,我们镇还处于利润少的生产制造环节,利润丰富的研发、设计、营销、品牌推广等环节几乎没有关系。第三,由于大量企业处于高度专业化分工状态,其固定资产专用度高,全行业衰退或企业损失,经营者也困难。

设备转用或转卖,所以企业只能艰难维持经营,或偷工减料以求降低成本,使市场上产品质量不断退化。这种局限于中低档生产制造环节,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部分,缺乏自主品牌和市场影响力,企业所获得的附加值和利润偏低就是必然结果了。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更新换代缓慢

  我镇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只是以目前市场上极为普遍的甚至于落后的技术作为生产工艺,品牌意识不强。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产品更新换代缓慢,仅仅依靠低价取胜。这在我镇企业中是极其普遍的现象,调查的这些企业中,大部分只有1-2名技术人员,有的甚至没有技术人员,这造成了企业缺乏发展后劲,缺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经历短暂的辉煌后,发展动力不足,甚至会出现消亡的现象。

  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起点低、实力小,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

  力,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自己工艺人员,更别提研发人员。就经济大环境来看,以技术研发为主体的人才倒三角的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潜力。二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太少,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大多数人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三是缺乏公共的技术创新平台,不能使企业有效的和高校等科研单位直接挂钩,把最新的技术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四是大型公司为了保持其技术优势,一般都把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严格控制在内部,我镇企业很难获得相关资料。例如我镇德利煤化有限公司就难以获得附加值很高的针状焦的生产工艺。

  三、发展理念不够超前,管理方式普遍落后

  我镇企业大多仍沿用家族式管理方式,这一管理方式为企业建立之初的生存与发展曾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是,在当前形势下,特别是在企业发展的中期,这一管理方式往往容易转化为消极的阻滞,容易造成经营效率的低下和激励机制的偏颇。同时,大部分企业主小农意识严重,“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心态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完全有可能通过融资等手段进一步扩张,但由于担心怕“外人”来分蛋糕,为了避免风险,企业只愿维持现状,不想再去进一步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gdhonghuitai.com/content-39-169432-1.html